行業新聞
現代園林雕塑可用借景和借意引起觀眾審美共鳴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蘊涵豐富,因此在傳統文化的主題和主題上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資源,在取材上也有著無比廣闊的空間。比如象征性,就是不注重對肖像的追求,而是以某個雕塑所代表的意義為主要目的,因為人們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具有象征意義的圖案體系。比如在表現吉祥主題時,往往會選擇以下幾點:選擇鳳凰,象征大富大貴,大吉大利,鳳凰相伴相愛;白鶴有清高,純潔,長壽之喻;選擇牡丹象征富貴繁榮;芙蓉象征雍容華貴等。
現代園林雕塑也可以通過借景和借意的襯托引起觀眾審美心理的共鳴。特別是紀念雕塑要更加注重依托人文景觀,利用原有自然景觀的意義和價值,使雕塑的內容與周圍的景物融為一體,魅力相連,讓觀眾觸景生情,感情充沛。秦檜夫婦在岳飛墳前的雕塑,讓人聯想到江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寧臣的詩句。在一些城市和地區,歷史上發生了重大事件或美麗的故事傳說。在這些地方建立紀念碑或園林雕塑可以引起人們對祖先的懷念和尊重,從而使雕塑具有更強的生命力。例如:重慶樂山烈士雕塑群像,蘭州黃河岸邊的母親等。所有這些雕塑都景交融,充分利用場所和環境的特殊性,充分拓展雕塑藝術的內涵。
中國現代園林景觀雕塑應具有鮮明的個性化面貌,應以天人合一為基本原則設計,不能簡單地抄襲傳統裝飾符號。在雕塑語言特征的基礎上,努力使作品呼應當代中國人的生活狀況、生活感受和當代文化情境,吸收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養分,使之融合,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更有意義的、能體現我們東方民族氣質、能包含我們中國幾千年文化底蘊的現代藝術語言,使中國現代景觀雕塑既是中國的,也是現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