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城市雕塑——雕塑制作中銅含量的重要性


當我們購買黃金首飾時,會看看是18K金還是24K金,其實就是看黃金含量的高低,而K則代表黃金的純度。“金不怕火煉,金不怕火煉”這句俗語叫做“金不足赤,人無完人”。銅雕也是如此,銅質含量的高低也會對銅雕材料的好壞產生很大影響。
銅工藝品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但其生產工藝不同,銅含量的標準也不一樣,當然制作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整體銅雕工藝若銅含量過高甚至百分之百都是不太現實的,相反銅含量過低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如影響成品顏色或比較容易發生腐蝕現象。
現在,中國、美國、泰國等國的銅雕工藝水平各不相同,這主要體現在銅的含量和制作工藝上。在美國生產的銅產品中,銅的*低含量標準是90%,*高端的一些雕塑甚至達到98%。而且,對我們這些亞洲國家來說,銅雕工藝中所含的銅大約是55%左右。
在銅工藝品中,銅的純度更高,抗氧化能力強,具有優異的導熱、延展性和耐蝕性,具有這些優越的性能,使整個工藝品不會因長時間放置在室外而腐蝕,當然還會產生一些銅綠,但不至于會生銹。
含銅量的高低對銅雕的顏色有一定的影響。而在我國,純銅又稱紫銅,顧名思義,就是銅整體呈紫紅色,可見銅雕的含銅量越高,顏色越亮。銅與其它合金或化學成分相結合,會導致銅雕工藝表面顏色發生變化,雖然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但這種方法不能持久,時間長了容易褪色等情況。
司母戊鼎相信大家都知道,“其形制厚實典雅,氣勢恢宏,紋飾精美,鑄造工藝精良,也是目前發現的*大的青銅禮器”,經后來的測定,此鼎所含銅量高達84.77%,正因為如此,才會經過這么多年的精心雕琢。做工藝品時,偷工減料不是長久之計,只有真材實料,才能創造更多更完美的作品。